水稻白穗就是水稻在抽穗過程中或者抽穗后一段時間內,因受到病蟲害(稻穗頸瘟、螟蟲等)及機械損傷的原因,導致稻穗發育終止,莖稈組織中無法繼續輸送水分和養分到穗部,稻穗因失水產生的谷殼顏色發白的現象。
今天帶來的本文將詳細分析水稻白穗的形成各種成因、癥狀、解決辦法。
一、蟲害造成的白穗
水稻螟蟲和稻飛虱造成的白穗均是整穗變白;稻螟為害后穗莖變枯,容易拔起;稻稈潛蠅只是為害部分小穗為白穗,水稻孕穗期受害后出現扭曲的短小白穗,穗子殘缺不全或出現花白穗。
水稻螟蟲為害的白穗:水稻螟蟲主要有二化螟、三化螟、大螟等。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揚花期,由于莖部或節間被稻螟鉆蛀莖稈或咬斷節間,抽穗前造成枯心株,抽穗后造成白穗。
二化螟 :孕穗期為害造成枯孕穗,抽穗期為害則造成白穗,乳熟期至成熟期為害則造成蟲傷株?!?/span>
三化螟 :多從劍葉苞縫隙或咬孔蛀入,先在穗苞里取食,再逐漸向下蛀食,在咬穿稻節的同時而咬斷穗莖,造成白穗。從一個卵塊孵化出來的蟻螟約能造成30—50根白穗而形成白穗團,因此常在田間呈明顯的團狀分布?!?/span>
大螟: 先群集在葉鞘內為害,以后轉株分散蛀入莖內為害引起白穗?!?/span>
防治措施:二化螟、三化螟是水稻主要害蟲,大螟發生輕,一般不單獨用藥。
(1)二化螟防治防治時期:叢害率達1%以上或枯鞘率達5%時須用藥防治,以卵孵高峰期至1齡幼蟲為防治施藥的關鍵適期,幼蟲剛孵化出來有群集性;常用藥劑:氯蟲苯甲酰胺、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、殺蟲單等。
(2)三化螟防治時期:分蘗期在卵孵始期用藥防治枯心、在卵孵盛期內掌握在破口露穗5-10%和抽穗10%時各用藥一次防治白穗。常見藥劑:氯蟲苯甲酰胺、氯蟲·噻蟲嗪、阿維·毒死蜱、殺蟲雙等。
稻飛虱:主要分褐飛虱、白背飛虱及灰飛虱。在孕穗期、抽穗期為害水稻,稻莖下部變黑發臭,常引起爛稈倒伏;在乳熟末期為害,先是葉色灰綠,植株傾斜,蟲口特別多時則部分集中在柔嫩的穗頸基部附近取食,以后整株灰枯而死,常造成枯孕穗、半枯穗和白穗。白穗無蟲孔,無蟲糞。在田間分布常有明顯的中心為害團。
防治措施:
(1)防治時期:即每10叢蟲量50頭(水稻生長前中期)-80頭(水稻生長中后期)開始用藥防治;
(2)防治藥劑:種子處理和帶藥移栽應用吡蟲啉、噻蟲嗪;噴霧選用醚菊酯、烯啶蟲胺、吡蚜酮、呋蟲胺。
稻稈潛蠅:是水稻生產上主要害蟲,第二代幼蟲為害水稻幼穗而造成白穗。稻稈蠅以幼蟲鉆入水稻莖內危害心葉、生長點和幼穗,被害幼穗變為畸形或形成白穗。
防治措施:稻稈潛蠅的防治可以用殺蟲單與康寬混合使用進行防治。
二、病害的白穗
穗頸瘟:發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頸部,初期形成褐色小點,后使穗頸部變褐,幼嫩的穗頸和穗軸受到病菌侵染后,輸導組織受害,養分和水分不能上輸,造成部分或全部白穗。
防治措施:
(1)防治時期:著重在抽穗期進行保護,特別是在孕穗期(破口前5-7天)和齊穗期;
(2)化學藥劑:益鋒收等。
紋枯?。?/span>水稻的紋枯病發生后,稻基部發病,如果遇到陰雨天,很快向上擴展,使水稻葉、穗、粒全部發病,如蔓延到穗部,最后導致水稻結實不飽滿,嚴重的引發白穗。
防治措施:
(1)防治時期:關鍵時期為水稻分蘗末期封行后和穗期病叢率達到20%時;
(2)化學藥劑:益鋒收等。
<span style="margin: 0px; padding: 0px; max-width: 100%; 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 word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 fo
哈爾濱和田久治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
更方便g
咨詢熱線:0451-55668222
微信平臺:和田久治
傳真熱線:0451-55110650
手機電話:18945099688
聯系地址:哈爾濱市南直路1號
COPYRIGHT?2017 版權所有:哈爾濱和田久治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備18007600號-1
累計瀏覽量:46774